“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母亲的爱如细雨 润物无声
今天是母亲节
希望妈妈们快乐永驻 平安健康
母亲是“超人”
小时候觉得母亲是“超人”,一回到家就有饭吃,找不到的衣服母亲一下子就能找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母亲会解决好......饿了、困了、病了、开心了、难过了,不管遇到什么事,都第一时间喊“妈”,总是离不开母亲,对母亲有无限依恋。
在《发展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依恋,个体与主要抚养者(一般为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母亲“对不起”
青春期,觉得母亲什么事情都干涉我,束缚我,总是和我对着干。我和母亲的心里距离逐渐拉远,从依恋母亲到埋怨母亲。
根据阿德勒的课题分离理论,我们可以找到孩子与母亲之间的矛盾原因之一。阿德勒认为,“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
妈妈习惯了替我们安排和做决定,因为她一直以孩子为中心,凡事都习惯性地为我们出谋划策,以至于难以意识或者不愿意识到我们已经成长到了渴望独立、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的年纪。
而我们在青春期时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开始逆反,对抗母亲。
如果你爱我
作者:维吉丽亚•萨提亚
请你爱我之前
先爱你自己
爱我的同时
也爱着你自己
你若不爱你自己,你便无法来爱我
这是爱的法则
因为你不可能给出你没有的东西
你的爱只能经由你而流向我
若你是干涸的,我便不能被你滋养
若因滋养我而干涸你,本质上无法成立
因为剥削你并不能让我得到滋养
...
把你碗里的饭倒进我的碗里
看着你拿着空碗去乞讨
并不能让我受到滋养
牺牲你自己来满足我的需要
那并不能让我幸福快乐
那就像你给我戴上王冠
却将它嵌进我的肉里
疼痛我的灵魂
...
我愿意看到充满爱和滋养的你
而不是自我牺牲的你
因为,我也爱你
我爱你必先爱我自己
否则,我无法爱你
而你,亦当如此
生命的本质是生生不息的流动
生命如此爱如此
请借此机会好好爱自己
母亲“我爱你”
现在,我们已经成人,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可以学以致用,帮助母亲接受新世界,获得自我提升。
主动和母亲分享近况
我们需要适度的对母亲进行一种【自我暴露】。自我暴露的意思是向别人说心里话,坦率地表白自己,陈述自己,推销自己。适度的自我暴露有利于增进亲密关系。
我们可以像妈妈分享自己的生活,让妈妈仍然保有一种参与感,也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诉求,让母亲了解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等。
鼓励母亲尝试新事物
提议或直接陪同母亲探索她感兴趣的事物。
根据赫尔和斯彭斯的诱因理论,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
找到母亲感兴趣的事物,相当于给予她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刺激物,增强她自我提升的动机。如果母亲投入在某一感兴趣的领域,要及时的赞美和肯定她,拥有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可以提升母亲的自我效能感。
让母亲摆脱“角色义务”
角色义务是角色扮演者应尽的社会责任。
角色义务包括角色扮演者“必须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两个方面。社会赋予“母亲”这一角色的许多枷锁是可以摆脱的,作为一个母亲并不意味着必须要“自我牺牲式”的为孩子奉献,没有所谓的“完美母亲”,也不是只有“无私”的,才是母爱。
关注母亲的情绪
有时候母亲对我们的过度关怀是由于她的焦虑和担忧。
去倾听她的烦恼,明白她在担心什么、焦虑什么,避免母亲因一些细微小事情而造成情绪的巨大波动,以致因他人的外在因素导致自己受伤害的现象。
亲爱的朋友们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热烈的回应妈妈的爱吧
送上你精心准备的礼物
说上一句暖心的祝福
给妈妈打一个视频通话
陪妈妈唠唠日常
今天只是五月特殊的一天
但妈妈的爱是岁岁年年